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,南太平洋这块地方特别有名,因为它资源多,文化独特,而且在太平洋和南半球位置很重要。不过呢,除了澳大利亚、印尼和新西兰这几个地方,南太平洋的其他国家大多经济不发达,地方也不大,人口也少。
这儿的大多数国家和老百姓都属于南岛民族,他们在近代以来都遭受过西方国家的殖民控制。二战结束后,有些国家赢得了独立,但大部分国家还是没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。
这些国家在政治上大多靠向美国和澳大利亚这样的地区强国,它们外交的重点是,十分看重获取国外的帮助,以至于有时会为了这些援助而改变外交立场,显得有点不稳定。
在澳大利亚的东北边,挨着马绍尔群岛、密克罗尼西亚、瑙鲁和图瓦卢,有个南太平洋上的岛国叫基里巴斯,它挺特别的,走的是个左右逢源的外交路子。
1,位于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国家
基里巴斯是南太平洋上一个挺远的小岛国家。它由32个环状珊瑚岛和1个珊瑚礁拼凑而成,陆地面积才811平方公里那么大,不过它管的海域却有350万平方公里宽呢。
基里巴斯的这些岛屿特别长,从西边到东边有3870多公里,从南边到北边也有2000多公里,它们还穿过了三个时区,连国际日界线都包括在内了。
说实话,基里巴斯地方是挺大的,但适合很多人住的岛就那么几个。根据它们在哪和开发的咋样,基里巴斯可以分为吉尔伯特群岛、莱恩群岛还有菲尼克斯群岛这三个区域。
在这个国家,总共有12.27万人,他们大都住在吉尔伯特群岛上,那里也是基里巴斯的首都塔拉瓦的所在地。甚至可以说,基里巴斯的国名,就是从英语里的吉尔伯特这个词变来的,表示的是很多个吉尔伯特的意思。
很久以前,大概3000年前,基里巴斯这片土地上就有了第一批居民,他们是从西边迁移过来的美拉尼西亚人。后来,大概在公元前14世纪之后,又有一批说南岛语的波利尼西亚人,他们从斐济和汤加那边过来,占领了这片地方。这些早期的居民,就是今天基里巴斯人的老祖宗。
在那个大家忙着探索新地方的时代,1605年,西班牙的航海家佩德罗.奎雷斯首先踏上了马金岛,成了西方第一个见到这片地方的人。后来呢,像英国的库克船长(他1777年在圣诞岛靠了岸)、托马斯.吉尔伯特(1788年来到这里),还有美国的探险家范宁(1789年登上了范宁岛),这些西方的航海家们也都来过这儿。有意思的是,这片地方的名字还是俄国海军的头儿亚当·克鲁森斯特恩用吉尔伯特的名字给取的。
和这些探险家一起来到的,还有西方国家的殖民压迫。通过一连串的占领行动,到了1892年,英国彻底掌管了这里,还宣称这里和图瓦卢附近地区都是英国的势力范围。
过去被殖民的时候,殖民者把好多当地的人抓到秘鲁那些地方,强迫他们当挖矿的奴隶,结果那边少了好几万人,而且地下的矿产也被挖走了好多。
二战开始后,基里巴斯的马金岛和首都塔拉瓦在1941年被日本人占了一段时间,直到1943年美军发起了布塔里塔里战役,才把日本人赶走。后来呢,因为英国打完仗后不想管那么多殖民地了,所以基里巴斯在1967年自己搞了个自治政府,到1971年英国也同意它独立了。
说到经济,基里巴斯跟南太平洋的好多邻居一样,都挺困难的,穷得不行,大部分时候都得靠外国的帮助才能过日子。
因为这个国家的土壤不利于农作物生长,所以农业在第一产业里占的比例很小,主要靠的是椰干出口和捕鱼业。特别是椰干产业,因为这里椰子特别多,而且基里巴斯还在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帮助下,建了几个加工椰干的工厂。
基里巴斯渔业特别发达,海里鱼儿特别多,尤其是金枪鱼,这里可是全球知名的金枪鱼产地。靠着卖海产品和允许别人来捕鱼,基里巴斯赚了不少钱。
基里巴斯主要靠加工椰果来发展第二产业,而第三产业呢,主要就是靠旅游,每年能赚个大约1000万美元的旅游收入。
从这些资料里看不出来,但基里巴斯其实没啥有竞争力的产业,就是个地小人少、挺穷的国家。说真的,到现在为止,基里巴斯的GDP也就大约2.3亿美元,人均GDP才刚刚够到1800美元,被联合国归为了“最不发达”的国家之一。
由于经济十分困难,基里巴斯特别看重通过外交手段拿到贷款和援助,经济好处经常会让他们的外交立场大变。这种政策对中基关系也有很大的影响。
2,中基之间的关系真是曲折不断。
早在1980年6月,基里巴斯和中国就已经是外交好伙伴了。为了显示对这段关系的看重,中国在那里建了个可以常驻的大使馆,还派了吴钟华去当驻基里巴斯的特使和大使。
你得明白,就连太平洋上的老大美国,也没在基里巴斯设大使馆。他们跟那儿打交道的外交人员,平时都呆在条件更好的斐济,一年到头也就特定时候去基里巴斯转转。而中国呢,直接派了常驻的外交官过去,这足以看出中国对跟基里巴斯建交有多上心。
不过,基里巴斯对中国的政策老是变来变去,特别是2003年,他们选了一个有中国血统的人当总统,结果那段时间,中国和基里巴斯的外交关系还断了。
这位总统姓汤,名叫安诺,他还有个外国名字叫艾诺特·汤。
汤安诺的老爸汤廷海,是个广东人。在打仗那会儿,他跑到汪精卫那边干活,干了不少对不起国家的事儿。等仗打完了,汤廷海怕因为当汉奸被算账,就带着一家老小跑到了基里巴斯。到了那儿以后,他们开始做起生意,慢慢变成了当地的有钱人,也就躲过了被追究的事儿。
汤安诺是个在基里巴斯长大的第二代移民,1952年来到这个世界。他有个哥哥也叫汤哈利,和他一样,都在政坛上有所作为。
汤安诺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,他在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完成了学业,毕业后在基里巴斯的财政部、经济规划局、还有交通局等多个重要部门都工作过。到了1994年,他还成为了国会议员,并且担任了自然资源开发部的部长。
2003年,汤安诺跑去竞选总统,在竞选时老说中国有多危险,说中国用卫星在“偷窥”基里巴斯,还编造说中国在基里巴斯有个卫星站。他保证自己当了总统后会摆平这事儿。结果,他真的在那年把哥哥汤哈利给比下去了,当上了总统。可他一上台,就拿卫星监视当理由,跟中国闹矛盾,最后导致基里巴斯和中国断交了。
但其实,中基(中国和基里巴斯)断绝外交关系,事情远没看上去那么简单。真正的原因,是台湾当局在背后用金钱诱惑,这才是导致他们和中国断交的幕后推手。
说白了,汤安诺和中国断绝关系后,立马就成了台湾那边所说的“好朋友”。而且,后来有人曝出,汤安诺的党派在竞选前就从台湾那里拿了100万美元的帮助。台湾那边还答应说,等汤安诺选上了,再给他们党派120万澳元,汤安诺自己也能拿到10万美元的好处费。
就连汤安诺的亲哥汤哈利也对他的行为有意见,他对外人说,曾撞见台湾当局的刘富添在大选那会儿向汤安诺献殷勤,递给他一个鼓鼓囊囊装满美元的黑皮包,大概得有8万美元呢。
这么说吧,汤安诺对于中基关系的看法,简直就是谁给钱就跟谁走。
从那时候开始,一直到2016年,都是汤安诺在领导基里巴斯。尽管汤安诺跟中国不再交往,但在那段日子里,他始终会向中国提出一些要求。
他最大的期望就是,像中国这样的大国能在减少碳排放这件事上做个决定,减轻气候变化给基里巴斯等太平洋小岛国造成的困扰。
说来说去,像基里巴斯这样的太平洋小岛国,大多都住在海拔很低的小岛上。全球变暖让海平面升高,这真的会让它们的日子不好过,说不定哪天就被海水给淹没了。
汤安诺提的第二个心愿,就是盼着别的国家能接纳基里巴斯的难民。由于海平面一直在涨,基里巴斯怕自己被淹了无处可去,所以得赶紧找块新地方。不过,这既得其他国家点头答应收留,还得靠他们出钱出物来帮忙。
尽管当时中国和基里巴斯关系不太好,但面对汤安诺的这些请求,中国并没有反对,反而在碳中和等方面支持了基里巴斯,把碳中和的标准给提上去了。
会变成这样,是因为中国做事都是想着全人类的福祉。毕竟全球变暖、海平面上升,影响的可不只是某一个国家,连中国自己也会遭殃。再说,南太平洋那些小岛国的老百姓,他们的利益也得照顾到。中国身为发展中国家,又是个负责任的大国,碰到这种事,肯定会站出来担责任、尽义务。不管基里巴斯怎么看待中国,这一点都不会变。
说起来也挺有意思,2016年汤安诺下台没多久,新领导马茂就马上和台湾那边断了交,和中国重新和好了。现在啊,中国和基里巴斯两国的合作,才不会因为汤安诺那些小人的事儿受影响呢。
参考来源:
1,2024年5月20日,新华网报道,基里巴斯总统明确表示:会一直坚决站在一个中国这边。
2,2024年4月18日,从外交部官网了解到,说说中国和基里巴斯之间的那些事儿。
台基“建交”的背后,推动力竟然是金钱。华裔总统因此收受了10万美元的贿赂。